expr:class='"loading" + data:blog.mobileClass'>

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半水耕農法的應用

  半水耕農法屬土壤盆栽,適合無田地或庭院的栽種情況。在此法中,土壤只在盆中的上半部,在土壤之下有一多孔隔板,隔板之下、盆底之上有一座大型的人造地下水庫,可儲存大量的水,模擬自然環境中的地下水。栽種於土壤的植物,其根可穿過多孔隔板的孔洞伸入地下水庫中吸水,故植物不易枯死,管理者亦可輕鬆栽種。半水耕盆又可接收及儲存雨水或澆灌過多的水,供植物再吸收,故可充分利用水資源,一滴水也不浪費。這種新農法有如下的應用值得推廣:
1.    樓頂與樓側農園:配合頂上平面式或側邊直立式的棚架,在住宅或商辦大樓的頂樓陽台、外牆、落地窗外的小陽台、或窗台外側栽種蔓藤類的瓜果,除了可採收自種的有機、安全的瓜果,尚可為陽台之下、外牆或窗台之內的室內遮陽降溫,夏天即可節約冷氣耗電。詳見http://organic-for-all.blogspot.tw
2.    水泥地板或柏油地面上的社區園圃:在公園廣場及走道、或社區活動中心頂樓陽台等夏天太熱、無人敢去的水泥地板或柏油地面的公共空間,利用半水耕盆及平面式或直立式的棚架栽種蔓藤類的瓜果,為棚架之下遮陽降溫,將此閒置的空間活化。棚架之下平日可放置桌椅供民眾休憩,桌椅移開即成為辦理活動的場所。建立在平面停車場的園圃可為車輛遮陽防曬,詳見http://organic-for-all.blogspot.tw
3.    半水耕溝槽式魚菜共生植生綠牆:一般圍牆的牆面可建設直立式的棚架,牆之前可建造溝槽,槽中可養魚蝦及水生植物,槽上放盆,盆底鑽許多孔洞,盆中裝土栽種蔓藤類的瓜果,植物的根可穿過盆底的孔洞伸入溝槽中吸水及魚的排泄物產生的肥料,蔓藤攀附牆上直立式的棚架,形成一座半水耕式並有魚菜共生概念的植生綠牆,但不需用到電及抽水機,比一般的魚菜共生更簡單與環保。當牆上開滿花並懸吊許多瓜果,將會是一幅具特色的景觀。溝槽中的魚蝦可供幼童垂釣娛樂。詳見http://organic-for-all.blogspot.tw
4.    半水耕式魚菜共生盆:半水耕盆的下盆可用透明材料製造,將觀察箱的頂蓋打開以透氣、放魚蝦及魚飼料,下盆中即可養魚蝦,成為具有半水耕概念的魚菜共生盆,植物的根可在地下水庫中吸水及魚的排泄物產生的肥料。此盆不需用電、抽水機或打氣機,並且溢流水可回收再利用,故較一般的魚菜共生盆更環保。迷你型的半水耕式魚菜共生盆,上層的土壤可栽種各種花草,地下水庫中可養魚蝦、放水草彩石,盆體置於桌面上可做為美麗的裝飾品。詳見http://cutie-garden.blogspot.tw

2016年11月10日 星期四

水泥地板(柏油地面)上的社區園圃

半水耕家庭農法亦可應用在公共的閒置空間,將此空間活化,尤其是原本無法栽種的水泥地板或柏油地面(如:公園的廣場及走道、或社區活動中心的頂樓陽台等夏天太熱無人敢去的區域),因為以半水耕農法栽種植物不需要土地,栽種盆可直接放置在水泥地板或柏油地面的周邊。用半水耕盆栽種大棵的植物,植物許多天沒澆水亦不會枯死,故照顧管理較為簡易。詳細的做法如下附件的說明。



若是較為封閉、一般人無法任意進出的空間,則可栽種各種蔓藤類的瓜果,如:絲瓜、胡瓜、苦瓜、葡萄、百香果、南瓜、冬瓜、小黃瓜…;冬天可以種葉菜和小蕃茄。若是較為開放、一般人可以任意進出的空間,則建議栽種百香果,因為百香果未成熟無法採收,成熟後自然掉落,可供來訪者自由揀拾。

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半水耕溝槽式魚菜共生植生綠牆

一般圍牆的牆面可建設直立式的棚架,牆之前可建造溝槽,槽中可養魚蝦及水生植物,槽上放盆,盆底鑽許多孔洞,盆中裝土栽種蔓藤類的瓜果,植物的根可穿過盆底的孔洞伸入溝槽中吸水及魚的排泄物產生的肥料,蔓藤攀附牆上直立式的棚架,形成一座半水耕式並有魚菜共生概念的植生綠牆,但不需用到電及抽水機,比一般的魚菜共生更簡單與環保。當牆上開滿花並懸吊許多瓜果,將會是一幅具特色的景觀。溝槽中的魚蝦可供幼童垂釣娛樂。
半水耕溝槽式魚菜共生植生綠牆.pdf

綜合設計

某戶頂樓陽台的休閒涼亭,主要設計內容包括頭頂上的平面式棚架、女兒牆上的側面直立式棚架、平面式棚架上方的透明遮雨板、遮雨板周邊的雨水匯集槽雨水儲存槽、半水耕盆及魚菜共生溝槽式魚池。

樓頂與樓側開心農場及「半水耕栽種盆」概述

為求農產品無農藥殘留食的安心、採收零碳足跡的農產品、充分利用建築空間以還地於農、為頂樓陽台遮陽降溫等緣由,可自行栽種採收無毒農產品的屋頂市民有機農園逐漸受到重視而普及。前科技大學劉惟明老師在自宅嚐試經營省成本又多功能的屋頂農園多年,現在技術已成熟,可以推廣讓社會大眾仿傚分享。
雖然老師的屋頂農園屬於綠屋頂、綠建築的一種形式,但與一般的屋頂農園不同。一般的屋頂農園常是在頂樓陽台先完成防水及阻根工程後,再開闢菜圃,做法較複雜,成本亦高,問題亦多,並且民眾在夏季可能無法忍受在大太陽下栽種的辛苦。老師的作法非常簡單經濟,其作法為搭建頭頂上的平面式棚架,用大盆栽種一年生或冬季會落葉的蔓藤類瓜果,如絲瓜、胡瓜、苦瓜、葡萄等,夏季藉植株在棚架上蔓生的莖葉,為頂樓陽台遮陽降溫,陽台下的房間就比較涼爽,可節約冷氣耗電節能減碳,在夏季民眾也樂於在樹蔭下栽種。冬季棚架上的植株皆已落葉或枯死被移除,不會遮蔽可為陽台下的房間增溫的冬陽。冬天時可在大盆中栽種蔬菜。
頂樓陽台無地下水,栽種時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及時充分供水給大棵的植株,否則植株會枯死。即使以大盆裝滿土栽種,盆中土壤的含水量亦不足以應付植株半天內吸收後蒸發的水量,必須頻繁地澆灌,澆過多的水也會流失無法留存。老師不是浪費自來水資源頻繁地澆灌,亦非大費周章地為小小農園耗費鉅資裝設智慧型雲端遙控電腦自動化感應及澆灌系統,而是配合專利研發之「半水耕栽種盆」利用雨水及無清潔劑的家庭廢水,以最經濟簡便的人工澆灌方式解決此問題可以完全不用自來水澆灌,並提供栽種者勞動的機會。半水耕栽種盆的內部在約一半的高度有一撐起的多孔隔板,橫向將盆內的空間分為上層的土壤與下層的地下水庫,栽種於土壤的植株其根可穿過多孔隔板的孔洞伸入地下水庫無限制地吸水,植株的根浸水植株不會死亡。適當地設計孔洞的大小與孔洞在隔板上的間隔,配合具黏性的土,土壤即不會大量落入隔板之下,並且隔板對其上的土壤具有足夠的支撐力。半水耕盆中的土壤應稍具黏性,一般成份純為碎木屑、椰鬃不具黏性的栽培土不適合,因為澆水後碎屑即落入地下水庫。使用半水耕盆不用擔心水澆過多而流失,澆水時超過土壤飽和含水量的水可經隔板上的孔洞滲入地下水庫而予以儲存,遲早會被植物的根吸收。地下水庫容量大,儲滿的水可在較長時間內充分供水給植株,避免夏季大棵的植株因水份快速蒸發吸水不及或供水不足而枯萎,故原來一天要澆數次水的一般大盆,經改裝成半水耕盆後,可改為數天澆一次水,對平日仍需上班上學的城市居民頗方便,省去需頻繁澆水的麻煩。當然,一次澆的水量會很多。半水耕盆在側邊有一觀察箱直通地下水庫箱上有一蓋子以防止蚊蟲進入地下水庫中滋生繁殖。打開蓋子即可觀察地下水庫中的水位而適時適量地澆水補充觀察箱還有其他用途,此處略而不述。半水耕盆外側約與多孔隔板等高處有一排水口澆過多的水或承接過多的雨水以致地下水庫盛滿水時過多的水可排出到盆外有蓋的溢流水箱中,故地下水庫的水不會再上升並淹到隔板上的土壤溢流水箱中的水可日後再用於澆灌,故該盆可儲存及節約充分利用雨水及家庭廢水資源以澆灌,可說一滴水也不浪費。整套半水耕系統有儲水的部份皆有加蓋,故不會滋生蚊蟲,亦無臭味飄散,因為儲存的水不見陽光,故亦不會滋生綠藻,水質通常是含可溶性腐植質的透明黃色。有了半水耕盆,老師的屋頂農園才栽種成功,植株不再缺水枯死。冬季當盆內無蔓藤類瓜果植株時,盆內可栽種冬季蔬菜,因為天氣涼並且植株小,所以植株蒸發的水量少,通常不需大量澆灌。栽種植株的大型半水耕盆頗重,應放置在頂樓陽台的周邊,因為周邊地板之下有樑、柱、牆等結構,故周邊的支撐力較中間為大。將栽種植株的半水耕盆放置在頂樓陽台的周邊,尚可不佔用中間供活動運用的空間,加上上方平面式的棚架,相當於一層陽台二層利用。因為半水耕盆中的植株、水、土壤皆未與頂樓陽台的地板接觸,地板無漏水之虞,故頂樓陽台不需做防水及阻根工程,按現況即可栽種,更不會有植株的根穿過頂樓陽台的地板,伸入陽台下房間天花板的情況發生。若頂樓陽台已鋪設防水漆,夏季植株在棚架上蔓生的莖葉可為頂樓陽台阻擋紫外線,故可延長防水漆的壽命。雖然半水耕盆的結構非常簡單,可自行找材料製作,並且現在市面上尚無正式的產品,但目前已有配合的廠商按老師的設計,以現成的材料組裝成可用的中、大型半水耕盆,民眾若有需求,又嫌自製麻煩,可透過劉老師向廠商訂購。按照當前各型半水耕盆的高度,使用者可坐在板凳上栽種,對上年紀者頗方便。老師亦曾自大型半水耕盆之觀察箱將魚蝦及飼料置入地下水庫中,魚的排泄物即成為植株的肥料被植株在地下水庫中的根吸收,類似魚菜共生的概念,但作法比一般的魚菜共生更簡單,不需耗電抽水讓水循環流動。飼養魚蝦除了更可避免蚊蟲在地下水庫中滋生以外,尚可供幼童自觀察箱垂釣,將屋頂農園打造成為家庭的休閒活動中心。由此概念衍生出長條水泥溝槽式共通的地下水庫養魚及蓮花的構想,溝槽上架設底部有許多小洞的數個大盆,盆中覆土栽種蔓藤類瓜果,植株的根穿過盆底的孔洞伸入地下水庫吸收魚的排泄物當肥料淨化水質,蔓藤攀附頭頂上平面式的棚架以遮陽並垂吊果實,棚架下擺放桌椅即成為家庭的休憩場所。若擔心下雨棚架下滴水,可在棚架上再搭建一層透明遮雨板,板的邊緣裝設管槽收集落在板上的雨水集中至棚架下的水撲滿,做為澆灌植株及魚池補水的水源。
老師以有機的方式栽種,完全不用農藥,不買肥料,亦不需做有惡臭味的廚餘堆肥,或購買使用廚餘分解桶及分解菌,但盆中的土壤仍然保持非常肥沃,棚架上經常有豐盛的瓜果可採收做法是將家庭每天產生的爛菜葉(生廚餘)、水果皮、農園產生的枯枝敗葉、動物性固體或液體廢棄物等埋入半水耕盆中的土壤內餵食蚯蚓或被微生物分解,蚯蚓的排泄物或微生物的分解產物就是最天然的有機肥料,此做法符合自然資源回收再循環利用的環保概念。老師栽種植物所用具黏性的土壤來自郊外田野,尤其是種蔬菜的旱田,除了不需購買土壤的成本以外,土壤中原本即帶有蚯蚓。買來的土壤原無蚯蚓,可另行添加購買的蚯蚓或郊外田野帶有蚯蚓種源的土壤,經以上的方法飼養蚯蚓後,土壤中的蚯蚓多又大。所有將成為肥料的動、植物廢棄物皆埋於土中並封緊,只有蚯蚓或土壤微生物可食用到或分解掉,土壤表面保持乾淨,即不會產生臭味,或滋生大量的蒼蠅、馬陸、蝸牛、螞蟻、蟑螂、老鼠等無益的動物。蚯蚓消化廢棄物較微生物分解廢棄物快多了,快則1~2週內可消化完。廢棄物經消化分解後成為土壤的一部份,所以盆中土壤量愈來愈多,每一次在盆土挖洞埋廢棄物後總有一部份沃土放不回盆中必須捨棄,以免土壤高出盆面,澆水時水會從盆邊流失。按老師的栽種方式,夏季每週為農園施肥澆水1~2次,冬季的頻率可更低,所以適合都會區忙碌的民眾在家施行。在預防瓜類的蟲害方面,老師回收家庭中常用一次還乾淨就丟棄的有提帶的塑膠袋,將幼瓜套入,袋口綁於瓜蒂上,以防止瓜類最嚴重的「瓜實蠅」蟲害,套袋的一角剪開以排水透氣。
一棟樓房不是只有頂樓陽台需要遮陽降溫,樓房朝西或朝南的側面尤其需要遮陽降溫。老師的屋頂農園技術,亦可配合直立式的棚架與中、大型半水耕盆,以建構樓側農園,屬立體農業的一種形式,運用在企業、機構的大樓朝西或朝南的牆面外,為大樓側面遮陽降溫,並採收有機的瓜果,比一般的植生綠牆構造更簡單輕盈,栽種更方便,亦具有更大效益。直立式的棚架不會緊貼牆面故植株不會攀附破壞牆面棚架有強固的樑與柱支撐,並且棚架上植株的莖葉之間有縫隙可透風,故颱風造成的風壓不大,棚架應不致於倒塌。若大樓頗高有許多層,可分段搭建直立式的棚架與設置半水耕盆。棚架可有特殊的創意造型設計,並可避開需採光透氣或遠眺的窗戶。當夏季大樓的側面一片綠意,再點綴瓜果植株的白花或黃花與果實將會是一幅活生生的特色景觀,不會如一些建築物被厚綠藤植物覆蓋陰森如鬼屋。冬季棚架上的植株皆已落葉或枯死被移除,大樓側面的外觀造型設計仍得以顯現。公寓大樓中的住戶常無可經營屋頂農園的頂樓陽台,但仍可運用鐵窗或簡易搭建的直立式棚架,配合中型半水耕盆,在落地窗外的小陽台,或窗台外側打造小型樓側農園,所以每一戶家庭都可按照老師的方式栽種,並採收有機的瓜果。民眾在年輕時雖然沒有農田或庭院,但仍可利用一般公寓住宅側面閒置的空間打造成小型市民農園,在下班或放學後天黑前短暫的時間內完成田園夢,不需等待年紀大退休後移居到鄉間才能圓夢。從自宅的市民農園採收的有機瓜果,除了可供住戶自行食用之外,生產過剩瓜果尚可贈送給鄰居親友分享,以收敦親睦鄰之效,或將生產過剩的瓜果販售。在自宅的市民農園栽種除了可就近達到休閒娛樂與採收有機、零碳足跡的農產品的功效之外尚可為家中銀髮族提供活動的機會或為家中病患提供園(農)藝治療的功能
老師目前在若干社區大學開設家庭有機農園」(原名「居家實現田園夢」、「樓頂與樓側開心農場」、「可省水節電的家庭有機農藝」)課程對一般民眾傳授技藝(開課的社教機構詳如下教學網站)。為了讓學員有實習的機會,老師在自宅構築示範觀摩實務習作的錏管棚架屋頂農園,僅用小鏟子、長螺絲起子、剪刀栽種,並自行留種繁衍。該屋頂農園的照片,及老師的課程內容[我家的空中菜園(一)、(二)、(三),皆為可下載的pdf檔案],可參考網址http://organic-for-all.blogspot.tw/,亦可在Yahoo!奇摩或Google首頁以「全民有機農藝」關鍵字搜尋後,開啟「全民有機農藝-屋頂開心農場」網址。照片及課程內容經常更新擴充。有意開課的機構可逕與老師洽商。
都市農夫的城市田園規模小,若按投入的心力,採收的成果在價格上實難與專業農民在野外大規模農園的收成相比。若都市農夫在栽種過程又投入大量成本買土壤、肥料、種子種苗、栽種材料工具等,種出的蔬果實在不敷成本,單價可能比有機店買的還貴。所以都市農夫在經營城市田園時,除了留意節約成本以外,還要找出農園的附加價值,用附加價值抵過成本。老師的示範農園除了在建設時投入搭建棚架及買栽種盆的固定成本之外,開始栽種後,皆用回收或自行留存的物資,幾無任何開銷,而棚架及栽種盆皆可用10年以上,只要一直住在原址,即可繼續使用。自種蔬果食的安心、增加活動量調濟身心等,皆可視為城市田園的附加價值。老師的農園另有夏季可遮陽降溫節約室內冷氣耗電,及充分利用雨水和家庭廢水的環保功能。
老師在自宅另已建構利用鐵窗做為簡易直立式棚架的小型樓側示範農園,公寓大樓中的住戶可以仿傚。未來擬擇地建構利用大型直立式棚架的樓側示範農園,企業、機構可仿傚運用在大樓朝西或朝南的牆面外。機構如擬建構示範觀摩實務習作樓頂與樓側農園,老師可協助規劃設計。
老師希望能自有意願的社教機構學員中成立一組團隊,協助老師推廣其樓頂與樓側農園的理念與作法,教導協助全民從事有機農藝,並對全民宣揚環境保護與永續經營的概念與作法。老師可指導此團隊申請政府輔導創立營利企業因為老師有專利技術該團隊接受老師的指導運用老師的技術後可從事獨佔性的事業,此或可成為退休學員事業的第二春。機構如願意推薦人才,老師可指導成立團隊。
半水耕盆及樓頂與樓側農園的技術可推廣至國外尤其是家庭園(農)藝發達的歐美國家、地小幾無農業的國家、或水資源珍貴的乾旱地區
半水耕盆亦可用透明材料做成小巧玲瓏,由上、下二盆套合成的盆子,上盆可栽種喜好的花草或香料香草植物,其根可伸入下盆吸水,故幾乎為一免澆水盆;下盆可飼養喜好的魚蝦(類似魚菜共生的概念)、水草,或放入喜好的彩石,將戶外的庭園與魚池縮小並整合成一體後放在室內書桌、辦公桌、茶几或飯桌的角落當休閒裝飾品,不佔用桌面空間。藉排水口的位置調整下盆的水位,養魚時可不需耗費電力打氣到水中。上盆的周邊尚可貼上貼紙,排水口的膠塞又可掛上吊飾,整個盆體為一座可發揮個人創意設計的舞台,較市面類似的產品更多功能、簡單、好用。詳細內容可參考網址http://cutie-garden.blogspot.tw/,亦可在Yahoo!奇摩或Google首頁以「迷你魚菜共生盆栽種實作」關鍵字搜尋。
半水耕盆亦可仿上述小型的盆子,用透明或不透明材料做成中小型或中型的盆子中小型盆適合一般家庭用中型盆適合企業機構用於門口或大廳。企業可利用另一種中型盆創造一項新創的事業將鋪上栽培沃土並灑上菜種或種植菜苗後的中型盆租給一般民眾在家栽種民眾不需常顧及澆水的工作民眾收成蔬果後繳回舊盆再租另一套鋪上栽培沃土並灑上菜種或種植菜苗後的新盆。有意願的學員可考慮開創此事業,或可成為退休學員事業的第二春。

機構如有意擇地搭建配合大型半水耕盆與平面式或直立式棚架之示範觀摩樓頂與樓側農園,或合作開發中小型或中型的半水耕盆以創立新事業,老師皆可前來指導。老師手機0933960492

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我栽種時的儲水方法


鄙人在寒舍家庭農園用的「半水耕栽種盆」有一地下水庫,可接收及儲存雨水及澆過多的水不流失浪費,供植株在地下水庫中的根吸收。(順便請教各位先進:植物的根泡水,植物是否會死掉?)因為地下水庫的容量大,可儲存多量的水供植株吸收,故可隔數日才澆一次水,省卻每日澆水數次的麻煩。半水耕盆的地下水庫為我的第一級儲水,若地下水庫水滿了,可溢流到盆外的溢流水箱儲存起來,供日後澆灌用,溢流水箱為我的第二級儲水。我還有第三級儲水,即有弧形蓋子的桶子,在蓋子中心打一小孔,將蓋子倒放在桶子上,落在蓋子上的雨水會經小孔流入桶中儲存起來。當桶中水滿了,將蓋子正放,不再接收雨水。我在校時尚有第四級儲水,但一般公寓家庭難做到,有興趣者可參考
的一、之56(文中.pdf為可下載儲存或列印的檔案)。因為我有儲水設施,我都是用雨水及家庭廢水澆灌植株,沒用過自來水。

最簡單便宜的雨水撲滿

最簡單便宜的雨水撲滿.pdf

半水耕、水耕、魚菜共生、植物工廠與立體農場

  用在樓頂與樓側開心農場的「半水耕栽種盆」中一半是土,一半是水,稱之為「半土耕栽種盆」亦可。在這盆中植物還是種在上層的土中,但下層的水可以提供更多水源,植物的根會伸進下層的水中吸水。半水耕的栽種方式與水耕、魚菜共生、植物工廠及立體農場的做法稍有不同,以下略述水耕、魚菜共生、植物工廠及立體農場的做法。  
  在自然狀況下,大部份的蔬菜是長在土壤裏,蔬菜的根在吸收土壤中的水份的時候,把土壤溶解在水中的養份一起吸收到蔬菜體內,所以水耕蔬菜不合大部份蔬菜的自然生長方式。蔬菜的根雖然可以泡在水中,但水本身沒什麼養份,所以從事水耕蔬菜時,需要在水中添加營養劑。農業資材行提供的營養劑是否為純有機的,可能有疑問(固體有機肥料難溶於水,但固體無機肥料即礦物質,水溶性大),水耕蔬菜業者可能也不清楚。另外,營養劑添加到水中,不只蔬菜的根會吸收,水中的藻類及微生物也會吸收營養劑而繁殖,所以水質會敗壞,若將此污水排入溝渠河川池塘中,可能會造成環境水質優養化的問題。
  自然界的各種資源都是有限的,天然的物質會在各種生物體之間循環利用。在自然狀況下,動物的排泄物本來就會經過微生物的分解後,變成植物的養份,被植物吸收。魚菜共生的做法就是利用這套自然法則,養魚產生排泄物,排泄物最後變成肥料種菜。魚菜共生是產業界的做法,所以規模要夠大才有經濟效益。魚的排泄物在水中,以大量含魚排泄物的水持續澆灌蔬菜,這蔬菜就不能用土耕,因為土壤會被水沖刷而流失。魚菜共生中的蔬菜通常是用水耕(包括以發泡煉石固定植物,水灌在煉石表面,再順著石縫流下的方式),不過我們推廣的半水耕方式也同時用土壤栽種可能更適合。要在魚池和菜池之間持續輸送大量的水,需加裝抽水機,其耗電量也很可觀。或許有人會建議將魚池和菜池合併,蔬菜之下就是魚池,類似半水耕盆的概念,這樣就可省去抽水機及耗電,但現在水耕的做法是在水面的保麗龍板上挖洞,植株就塞在洞中,若在保麗龍板下養魚,魚見不到光,可能對生長有影響。或謂水池只有一部份用保麗龍板覆蓋,其他部份透天,但這方式將佔用蔬菜的生產面積。若要建構一座大型且池壁透明的水池養魚,類似半水耕盆之下盆的概念,則也有相當的困難度。魚菜共生的理念雖好,但可能不易實際應用。例如:以魚菜共生的設備加上耗費電力的方式栽種蔬菜,實在該衡量種出來的蔬菜成本有多高?是否為一種不計成本的栽種方式?若將此費用直接購買蔬菜是否更划算?魚的排泄物中,是否氮、磷、鉀、微量元素等的含量均衡,適合植物的生長?家庭中有多大的空間可經營商業式的魚菜共生?家庭規模的方式養魚後,和魚產生了感情,捨得宰殺吃掉嗎?現在一般家庭中有人知道如何宰殺魚嗎?有時間拿出去賣嗎?若魚菜共生只養觀賞魚,是否失去其一部份的商業價值?家庭規模的魚菜共生方式飼養觀賞魚,該衡量是否產生肥份所需要的魚飼料成本,比用一般土耕方式栽種蔬菜所需相同肥份所需要的肥料成本還高?另外,在有限的時間內要用魚菜共生的方式讓蔬菜快速長大可快一點收成,水中肥料即魚的排泄物的量或濃度是否會高到水質太髒連魚都無法生存?
   植物工廠是指在室內栽種蔬菜,整個房間可以是栽種區,但通常是在類似冷藏櫃大小般的設備中栽種。此房間或設備中的溫度、濕度、光線等物理條件皆可調控。栽培方式雖然可採用半水耕,但通常採用水耕。植物所需的光源通常捨棄不需成本的陽光,而是用LED燈提供,所以需耗費能源。雖然現代LED燈的能源效率做的不錯,但植物工廠仍不算是環保的栽種方法。如同魚菜共生般,在運用植物工廠時,實在該衡量種出來的蔬菜成本有多高?是否為一種不計成本的栽種方式?若將此費用直接購買蔬菜是否更划算?
   一塊平地能栽種農作物的面積有限,若在此平地上有一座山,則山上的斜坡能栽種農作物的面積較平地為大;可在同大的地基上往上方多種農作物,這就是立體農場的概念,山坡(非階梯式的梯田)就是最簡單的立體農場。人工的立體農場通常是在地基上建立許多直立式棚架或直立柱,在棚架上或柱上設置許多小盆器栽種植物,如此的直立式棚架又稱為植生綠牆。在一地基上由許多直立式棚架或直立柱組成的立體農場,常見的一個問題是近地基外側或棚架或柱上層的植物才可接受較多的陽光可正常生長,地基內部或棚架或柱下層的植物因為陽光被前者遮擋而光線不足故生長狀況不佳。此外,灌溉在棚架上或柱上的小盆栽時,需將水抽至棚架或柱的頂端,讓水能流入在棚架上或柱上的每一個小盆栽,故為一種需加裝管件並耗費能源的栽種方式。
    樓側農園中配合半水耕盆的直立式棚架只有單面,無內部或下層的植物之陽光被遮擋的問題,並且栽種蔓藤瓜果後僅需對棚架下的栽種盆澆水,不需加裝管件與抽水機及用電,故為最簡單經濟的植生綠牆。

關於取得栽種土壤的意見

  按照我們的方式栽種,栽種盆中所用的土來自野外(郊外田野),一項重要的原因是要利用土壤中自然存在的蚯蚓幫忙製造肥料。因為天然土壤中的食物不多,再加上土壤中生物間的競爭,所以土壤中的蚯蚓本來不多也不大,但只要持續餵食蚯蚓,其數量個體都會增多長大。我們製造肥料的方法是將家庭廚房來的爛菜葉、水果皮,農園來的枯枝敗葉等植物性廢棄物,另可添加雞(鴿)大肥等動物性廢棄物,埋入土中餵蚯蚓,蚯蚓食用這些廢棄物後經過消化成為小分子物質,蚯蚓排泄物中的小分子物質就是植物可吸收的肥料。蚯蚓消化有機廢棄物速度頗快,約二週可完成,比起堆肥用微生物分解有機廢棄物需三到六個月省時省事多了。我們經常埋有機廢棄物,這些廢棄物經過蚯蚓食用消化後成為肥料混在土壤中,所以栽種盆中土壤的量持續增加,必須經常挖除一些肥沃的土壤,這多餘的土可送人,或自行留作育苗用。
  用野外的土壤栽種,附帶的好處是免費,但有些人認為找土搬土麻煩,還是買土方便。許多業餘的農夫只聽別人說栽種需要買土就買土,不思其中難免有商人促銷的嫌疑。買土雖然方便,但恐有後遺症。首先買土就是要花錢,雖然業餘的農夫所需的土量通常不多,總價也就不高,但用我們的方式栽種,是可完全免除買土的花費。再則買的土量不多,商人就不會免費運送,還是要自己搬運。另外,買來的土內容通常是碎木屑、椰鬃等疏鬆無黏性,也缺乏養份的栽培土。這種疏鬆的土用來培育種子苗還不錯,但用來栽種成株,就需要另外補充肥料,所以又是另外一筆開支。無黏性的土在澆水時容易被沖刷而流失,所以土量愈用愈少,以後要持續買土補充。澆水時不只是土壤流失,加入土中的肥料也一併流失,所以以後也要持續買肥料補充。若是為種菜而持續買土買肥,何不廢耕,將此費用省下來直接買菜還比較省時省力省事省錢?有些商人會在栽培土中添加一些較黏的土壤增加土質黏性,雖然可減緩沖刷流失的問題,但混合土的單價又更高了。買來的土,都是處理過的,很難再自然生出蚯蚓,所以還要另外再買或挖蚯蚓補充,雖然魚具店可買到,也不貴,但總是費錢費時費事。在疏鬆的土中埋有機廢棄物,即使土中有蚯蚓,廢棄物還是會被從土壤縫隙進入的蝸牛、馬陸、昆蟲的幼蟲(),甚至蟑螂老鼠搶食,這些動物卻不會幫我們製造肥料。

  用我們的方式栽種,最好的土來自野外(郊外田野)開墾種過蔬菜的旱田,水田的土較黏而次之,水田的土可待農民犁田後耕作前去搬土塊最省力。挖土時最好是開車可多載一些,但車內要先鋪防止土壤沾污的報紙或塑膠墊。土壤頗重,一次手動搬運以3公斤以內為宜,用一般有提帶的塑膠袋裝土即可。挖土的地點最好離車近以便搬運,有推車協助搬運尤佳。哪裡可找到野外的土壤?臺灣島是土壤構成的,全臺灣應該不只一人有辦法就近找到野外可用的土壤。山區原始樹林下的土壤除了表層有落葉有機質較豐富以外,較深的幾乎都是貧瘠且黏性高的黃土紅土,挖回後若不改良,會很難栽種。山間的墾植地土壤較原始林地肥沃,但山上的沃土稀少而珍貴,農民通常不願出讓。大臺北都會區內少有農地可挖土,建築及修路或在閒置及廢棄的空地上挖出的土經常是帶磚瓦砂石及金屬塑膠廢木頭垃圾的回填廢土,不適合栽種。河灘地的原生土雖然較黏,但頗肥沃,可是大臺北地區的河灘地大多已改建為河濱公園,區域內多已回填廢土,也不准挖,近水邊芒草叢生的濕地才有天然淨土,但挖土、搬運至停放在河濱公園外的汽車內頗不便,更要注意挖到的土是否為黃色河沙,而非真正的土。河灘土摸起來有黏滑感,河沙摸起來綿綿的有砂粒感。較適合挖河灘土的地點,可能在臺北之外河川的上游。較方便取得野外可用土壤的方法是在車內隨時準備圓鍬、推車、一些塑膠袋等,到郊外鄉下出遊時遇路邊農田有農民在耕作,問可否挖一些土或何處可挖土,只挖幾袋表層土壤農民應不會太小氣。出遊多次挖回的土累積多量就夠用了,因為挖回來的土較膨鬆,放進栽種盆中會自然沉降並壓緊實,所以應挖回來的土總量可以盆中土壤容積的1.5倍估計。大臺北地區規模最大的農業區是關渡平原,約在承德路六段、七段和大業路以西,及大度路南北兩側,應是出遊挖土最近的地區。先前經過關渡平原南緣,看到多處林地、荒地、畸零地、閒置地應可挖土。請儘量進入地塊中間挖表層的土,勿挖深溝大洞,以免令人起疑嫌惡。此處原應為農地,土質較黏,地表長滿芒草,挖表土時可連草一併挖起,以後將草埋入土中可當肥料又可鬆土。最後的提醒:挖土最好還是經過地主的同意。

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課程內容綜合運用案例:關於種葉菜(蔬菜)鄙人的愚見

我們的課程中所推薦的農作物主要是蔓藤類的瓜果,除了可採收有機的瓜果,另一項重要的目的是藉棚架上植株的莖葉幫樓頂或樓側遮陽降溫,夏季可節約冷氣耗電。雖然課程中也會介紹栽種葉菜,但葉菜不是重點。
瓜果多為夏季植物,從春天長到秋天。我們的盆子栽種瓜果後,有一大片表層土壤空著,有人說可種菜,我卻沒種菜,而是讓土壤表面自然長出好的雜草,為表層土壤遮光降溫及保溼,蚯蚓才易生存,蚯蚓也喜歡在接近表層土壤的植物根部附近活動;雜草也可保護表層土壤在澆水或淋雨時不會被沖刷而流失。好的雜草如天胡荽、小葉冷水麻,在樹蔭下的陰涼環境中長得好,並且莖短根淺,吸收不了太多養份,即使長太大,可剪除一些埋進土壤當綠肥。若表層土壤無該雜草的種,也可用移植的方式讓它繁殖。不好的雜草如土半夏、咸豐草,莖長根深,吸收太多養份,要拔除埋進土壤當綠肥。課程中有詳細介紹雜草。
我不在盆中土壤種菜的原因如下:
˙我們經常會挖土埋爛菜葉、水果皮、枯枝敗葉、鴿()糞等動、植物廢棄物給蚯蚓吃來製造肥料,當然會挖斷一些植物的根,大棵的瓜果植株有很多根,挖斷一些沒關係,小棵的葉菜根不多,挖斷一些可能就死了。
˙盆子之上有在棚架上的植株莖葉遮陽,所以盆面光線可能不足,不適合種長日照的葉菜。
˙養份大多會被根多的大棵瓜果植株吸走,弱勢的葉菜根少可能吸不到養份,故長不大。
˙夏季葉菜的病蟲害多,專業的農民尚且要用農藥才有收成,我們業餘玩有機的不懂農藥也不敢用,會種得比專業的農民好?大概拼命抓蟲才有機會。
我還是會在盆子的角落種一點香料植物,如:蔥、蒜苗、九層塔等。香料植物用量不大,買一把用不完放冰箱,下一次要用時拿出來已黃掉乾掉要丟掉,即使埋了當肥料也可惜。若自己種一點,需要時剪一些用,剩下的讓它繼續長,就很方便不浪費。以後課程中會教種蔥、蒜苗、九層塔等的方法。我也曾在迷你半水耕盆中種蔥,擺在廚房窗台上隨時可用。在迷你盆中種蔥有些技巧,擬在暑期「迷你魚菜共生盆栽種實作」課程中再教。
若同學們真的要在夏季種葉菜,我會建議種地瓜葉和空心菜。二者皆為夏季蔬菜,冬季不長。二者病蟲害少,又皆為強勢植物,長的快,常多到吃不完,地瓜葉又是營養的健康食品。種法可播種,但更常用插枝,買來的地瓜葉和空心菜葉片吃掉留梗插枝就可活。課程中有詳細介紹插枝法。
大型盆(龍興盆、K135K90)種葉菜會大材小用,最好用K45K24種葉菜。我在大型盆中種地瓜葉和空心菜是要改善土壤的黏性。土是颱風過後從新店溪旁挖回來的沖積土,雖肥沃但太黏。地瓜葉和空心菜在土裏長很多根鬆土,並產生有機物質留在土中,使土趨近自然有機的狀態。只是要種瓜前要將強勢的地瓜葉和空心菜拔除,瓜才長的起來。
有些民眾在家中用盆子種其他葉菜,因為家中可種的範圍不大,葉菜產量不多,種幾個月後採收一次幾餐就吃完了,要整理盆子、重種、等幾個月後才可再採收第二次,所以一年吃不到幾次自己種的。我們種瓜果經常可持續採收,因為瓜果採收後植株還在,仍在繼續開花結果。我的教學網站中有一篇「樓頂與樓側開心農場及『半水耕栽種盆』概述」,其中介紹一種家庭種菜新創服務事業的構想,或可縮短民眾在家種菜的採收時間間隔。

冬季我們栽種的主力──蔓藤類的瓜果死了或休眠了,盆子空著就可種冬季蔬菜,如:高麗菜、青花菜、茼蒿、小白菜等。但冬季蔬菜市面供應量大價格便宜,自己辛苦種幾個月的勞力成本高,算單價可能比有機店買的還貴划不來。所以我現在很少種冬季蔬菜,改種市面單價一直居高不下的小蕃茄。課程中有詳細介紹蕃茄的種法。